生态环境,指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生物、土地、水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质量情况的总称。环境决定人类的命运,我们需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才能长期拥有碧海蓝天,绿水青山。但现在环境的状况不容乐观,北极冰山不断融化,地下水深度持续下降,仍有部分国家、企业在牺牲环境代价谋发展,清洁能源的使用率还不高……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将这些制约人类生存的大山移除,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
提高思想认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打造美丽家园提高人民归属感。“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古人早已用适度的思想告知后人入世的方法,在生态领域同样需要懂得适度的道理,如果一味的只知索取,不懂得大自然也需要休养生息,那么一定会在无度的开采之后没有再生,使人类失去生存的条件,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人类也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频繁的洪水、泥石流、台风、地震……,其实都是地球在对人类破坏生态的嘶吼,人们只有真正的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去着手实践。很多污染的企业屡禁不止,垃圾分类推进受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的思想没有认识到。因此,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多下功夫,让人类意识到生态就是生命,只有每个人真正的想要保护生态的时候,生态文明才会蔚然成风。
完善顶层设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坚持上下联动增强人民安全感。“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个人、一群人的事,而是需要举国上下,全人类共同的努力,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做好宏观规划。国家在十九大之后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提出我国要主动降速,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换;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倡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一系列的生态举措的落地,让百姓看到了北京蓝,多地告别了呼吸之痛,河流湖泊开始日渐好转,生态多样性得到重视和保护。国家之力在于宏观的指引,才能让全国一条心,全民联动,让生态文明建设落地,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推动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压舱石,加快动能转换增强人民幸福感。新的问题出现就需要更有效的办法应对,科技创新就是能应对老问题的有效办法。面对环境问题,我们必须生态、经济两手抓,但是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排放需要更高标准的技术手段才能让工业废弃物降解。比如核工业废料要经过高分子定向分解,才能降低辐射量子;塑料产品需要更环保的降解科技才能在给百姓带来方便的同时推荐使用。同时,面对屡禁不止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更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能让企业不存在侥幸心理,彻底的达标排放是真正的目的,因为人力无法做到事无巨细,这时科技创新就有很大的舞台。在发展中要加快污染物分解的科学研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较少污染物排放,加快监管科技的运用,从源头杜绝污染,让青山报以美丽,让蓝天报以幸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生态之美在于没有破坏回归于自然,人类对于地球的破坏已经造成千疮百孔,难以自愈。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从国家层面加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并且用好科技手段,全民齐心,上下联动,才能还子孙后代一个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