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8 02:05:51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讲述了一个“量体裁衣”的故事。北京城有个浙江宁波来的裁缝,手艺高超,他给人裁衣量尺寸时,不但考虑穿衣人的身材,而且对其年龄、相貌、性情,甚至何时中举等事,也都详细观察和询问。别人很疑惑,他解释道:“如是少年中举,难免傲气一些,走路多是挺胸鼓肚,因此衣服要前长后短;如是老年中举,大多意气消沉,弯腰曲背,因此衣服要前短后长。胖子的衣服,腰部要肥点,瘦人的衣服应窄点。性情急的人衣服宜短,性情慢些的人衣服宜长……”裁缝的厉害之处在于,不简单凭身材定尺寸,而是综合考虑穿衣人各方面特点量身定制,使得裁剪出的衣服更合身、更适用。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履园丛话》中裁缝的“短长之理”,对于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才效能最大化,具有启示意义。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才的长与短是辩证的,一个人有长处也自会有短处。“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寓言《西邻五子》中,西邻公根据五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安排不同工作,朴实者务农,机敏者经商,眼盲的卜卦,驼背的搓麻,跛脚的纺纱。正是因为西邻公有这样的“满眼人才观”,看到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因人配岗,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后来,有人写诗赞曰:“自古完人何处寻?用才尽可效西邻。劝君参透短长理,自有人才涌似云。”
相反,如果在使用人才时不能对每一个人的基本情况、能力水平、特长弱项,做到了如指掌,只知其长不知其短、只看其表不识其里,就不可能在用人时提出最优方案,有时甚至会因用人不当而贻害无穷。诸葛亮错用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失了街亭;赵王误用纸上谈兵的赵括,致使长平之战大败。这些都是因为不知人之长、不识人之短的缘故。用什么人,要从事业发展、工作需要出发,首先看岗位需要,然后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优势,精准匹配、科学挑选,让“属虎的上山,属龙的下海”。只有坚持以事择人,根据人的短长“量体裁用”,才能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人才培养使用是一门科学,有其基本规律。只要把握好人才使用的黄金期,就会更好发挥人才的价值。“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一个人没有经过必要的实践磨砺和时间沉淀,“揠苗助长”,过早提拔到重要岗位,可能导致“早熟的果子”长不大、味道涩。“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人才使用也慢不得、等不起。对那些年富力强、具备一定经验积累的人才,抓紧用起来,就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智慧力量,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如果将人才备而不用、束之高阁,就难免会出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悲叹,造成这种人才浪费实质上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不负责任。
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还需在人才的评价使用上,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要因事而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大力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广撒“英雄帖”,力聚“天下才”,谁有本事谁揭榜,谁能干事就让谁干。只有这样才能开创“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人才辈出局面,让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扫码联系华图遴选老师,获取各省遴选考试备考资料,考情分析,笔试面试题!
相关产品推荐:2025年遴选公务员笔试鱼跃系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