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背景】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开放的利好,众多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企业相继成立,资北京市场热火朝天,尤其是处于产业链前端的部分火箭商业卫星企业更是备受关注。现在已经有四家民营火箭企业进行了商业发射,国内很多民营企业都提出并开始了自己的星座计划,涉及到遥感、宽带因特网通信、低轨窄带物联网通信等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北京市正全力推进"两区"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卫星网络产业作为高精尖产业的一部分,已成为战略性产业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卫星网络正处于产业发展的机遇期、稳定企业在京发展的关键期和吸引外企入京的关键期,央企布局和技术人才外溢的“窗口期”,市领导多次进行调研和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发展的意见,督促各部门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根据企业的要求和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市经济信息化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等26个市级部门和有关区县制定了《若干措施》。
二、【解读分析】
《若干措施》围绕上述发展目标,重点从企业、产业、创新、场景、园区、协同、资金、服务等维度,明确了对央企、民企等各类所有制主体的支持,在引导卫星产业、卫星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5G通信、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卫星网络相关的高端产业全面发展。提出了"支持卫星网络企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协同发展,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八大方面26项任务,并提出了三项工作保障措施。通过具体的任务分解,力求细化扶持产业发展的方向,提高扶持措施的可操作性,明确各部门、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若干措施》具体倡议。第一,明确产业发展与创新的方向。应推动卫星网络全产业链的发展,重点发展商用火箭、卫星、地面终端、运营服务等关键产业环节,并与5G通信、电子信息、汽车联网等产业协同发展,在交通物流、航空导航、石油电力、防灾减灾、水环境监测等城市管理领域加强应用。把握卫星网络数字化属性,推进空间计算平台设计、智能制造、空间大数据应用等数字产业和平台化。第二,发挥“南箭北星”的辐射导向作用。将大兴区、经开区建设成为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和商业火箭创新中心,将海淀区建设成为商业卫星产业基地和星座运控运营平台,将丰台区建设成为央企、军工优势集聚地,将外溢项目建设成为其他各区错位发展,形成协作互补的局面。第三,实现空间共享。对于同类项目入驻,应适当调整项目评估和考核标准,本着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鼓励先入园企业考虑后续入园企业的使用需求,对火箭、卫星总装一体化试验厂房等设施开放共享,探索企业协同发展新模式。第四,突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将肩负起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领导重任,以产业链建设、试验应用等环节为支撑,支持技术研发、系统建设、龙头企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完善和丰富京津冀区域全产业链布局,巩固和提升京津冀区域航天产业领先地位。第五,鼓励社会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基金。通过与社会投资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市级引导基金的作用,建立卫星网络和北斗创新应用领域子基金。在与财务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后,建议对此类基金进行清算,可按10%-20%的政府出资超额收益,奖励基金管理团队。第六,落实商业航天发射保险贴费。为了有效分散和降低商业航天企业创新发展的风险,对在京依法从事商业火箭、卫星研制、生产或发射业务的企业,商业航天发射保险金额不得超过50%。到2020年,北京市经信局已经根据《商业航天发射保险贴费暂行办法》,向5家企业的8个项目发放了保险贴费。